紀念鑽石博客

你好,悲傷,我們一起前行!

Written by Jean Huang | 2022年1月18日 上午07:43:00

失去是生命的必修課,悲傷作為一種情緒表達,它與失去總是如影隨形。如何正確認識悲傷和應對悲傷?帶著這些疑問,我們一起探尋應對悲傷的最佳方式。

正確認識悲傷

 

什麼是悲傷?

悲傷大概是最難以用言語來形容的,它有時是一個勉強的微笑,有時是一個迷離的眼神,有時又是泛紅的鼻頭,又或者是令人迷惑的行為......悲傷最令人難以辨別,也最難治愈。

專業書籍中這樣描述悲傷:悲傷是個體中最早出現的情緒之一,也是人類很早就開始認識的一種情緒。 悲傷通常由分離、失去或者失敗所引起,悲傷是一種情緒反應。

你一定不難發現,悲傷這種情緒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孤零零躲在角落中的,它的不受歡迎程度不亞於"死亡" "死亡"一樣,悲傷也是一個隱晦的話題,這也意味著人們尚未能真正做到坦然面對悲傷,包括引起悲傷的事件本身。

社交媒體讓人們可以分享更多即時動態,但是周圍的人分享的通常是一些積極向上、開心、樂觀的日常及見聞,悲傷的蹤跡很鮮見。 大家不喜歡張揚悲傷,卻常常轉過臉去獨自憂傷。

我們隱約知道:悲傷是不受歡迎的,至少大家都不願意將自己沮喪和低谷的一面暴露於眾人前。

落入荷葉的水珠,晶瑩剔透,活脫脫一個小可愛機靈,陽光之下折射出五彩斑斕的光,仿佛在荷葉的保護下,外界的任何煩擾都與它無關,它如此美麗,怎樣都不能讓人將它與憂傷聯繫上。但事實總是出乎人之意料。荷葉——這個看似博愛的保護傘,實則也是一個牢籠。我們知道,在荷葉上,露珠所到之處是不留痕跡的(這一點跟悲傷如出一轍),直至消逝的一天,露珠都不曾意識到,荷葉在做它保護傘的同時也是它最大的悲傷牢籠。

悲傷如風,而你是那一棵樹,樹欲靜而風不止。

悲傷也如彈簧,當不能強大到完全掌控它,它將堪比一顆定時炸彈,壓制得越厲害,爆發的危害就越大。 

無聲無息最惱人,不留痕跡更像是一場內耗。

悲傷,也許是特殊時期人們釋放情緒的保護傘,而如果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悲傷亦可成為一個禁錮和消耗生命的牢籠,因為悲傷是那麼的神秘和無蹤影。

 

悲傷的主觀感受

悲傷的主觀感受有哪些?

由於個體的成長環境以及所處的社會環境不一,個人身體素質和心裡素質也各異。 同樣性質的事件或情境所引發的悲傷會因人而異,悲傷的強度和持續時間也會有所不同。 儘管我們有時候很難說出這種感受是什麼,但當某種情緒發生時,我們確實能感受到,悲傷也是如此。 諸如:沮喪、失望、氣餒、意志消沉、孤獨、孤立,等......

悲傷會因為實際情境的不同而引發不同的複合情緒,從心理層面上看,悲傷只是悲傷,一種情緒表達; 但從生理層面上看,悲傷又不僅僅只是悲傷,因為情緒會影響個體的生理機能和狀況。研究表明, 悲傷過渡容易導致肺氣抑鬱,耗傷,最終損害身體健康。

讀過《紅樓夢》或看過相關影視劇題材的人一定知道書(劇)中的主人翁林黛玉是羸弱和憂鬱的代名詞,她有著與其豆蔻年華之生機勃勃截然相反的氣質:成熟,謹小慎微,憂鬱,壓抑。林黛玉的悲慘命運也許是作品時代背景的必然,但從某種層面來看,也是她的性格使然。 整部著作中,人們關注她的才情遠遠高於關注她的身心健康,後人總是在讚歎她滿腹詩書、風華絕代的同時又哀歎她的悲慘結局。 就這樣一位不食人間煙火、孑然於世的女神終沒能逃脫鬱鬱而亡的結局。

誠然,不幸的身世,被迫寄人籬下是她命運走向的起因,但賈寶玉對薛寶钗的選擇,導致其感情無所寄託,悲傷無處宣導才是黛玉香消玉殞的導火線。

紅學是一門深奧的學問,簡單幾句話一定是膚淺至極,但單從情緒管理角度看,應對悲傷,不能如林黛玉般一味地壓制或者縱容,一經爆發便無回頭路。

 

應對悲傷

當面對失去,尤其是與摯愛生離死別時,悲傷是必然的。 作為一種情緒,悲傷能被人們主觀感受到卻無法觸摸,正因如此讓它有隱匿的機會。

認識到悲傷的消極影響,應當如何應對

首先,認識到悲傷是情感表達的一種常見方式。

當面對摯愛離去,回顧整個事件的始末,告訴自己:這件事已經實實在在發生了。

每個人都很難短時間內做好接受失去的準備。 想著往後的日子裡再聽不到他(她)的聲音,看不到他(她)的笑容,感受不到他(她)的溫度,悲傷瞬間湧上心頭,破防是分分鐘的事情。 悲傷和其它所有情緒一樣,是情感表達的方式之一。 我們要做的是,認識它,接納它和表達它

失去是一件不可挽回的事情,即便如此,也要用積極的眼光看待至親離去這件事。 試著將目光轉移到正在或已經發生的其它事情的積極方面。 離開的人一定也希望你能夠以積極代替鬱鬱寡歡。

其次,運用積極情緒來反向面對悲傷,減少悲傷帶來的不良影響。

曾有專家對喪親者面對至親亡故的消極情緒進行研究。 分別在至親去世前的一個月、三個月,以及至親去世后的一個月、三個月,這4個不同的時間點觀察當事人對喪親事件進行積極重評的影響。 研究發現,當事人因為積極重評,分別增加了與積極情緒的聯繫和減少了與悲傷情緒的聯繫。 由此看見,積極重評有助於處於悲傷情緒下的人們產生積極情緒,而積極情緒又有助於應對悲傷。

積極情緒會引發更多的社會支援,正如我們前面提到的:人們喜歡分享積極向上、正能量而非悲傷、沮喪、負能量的日常。 被支援,被肯定是沮喪中的一盞方向燈,給予你光亮和溫暖。 由此增加自身的積極體驗,繼而引發更多的社會支持,最終減少悲傷的損害程度。

最後,行動起來。

具體可以這樣:

> 處理好逝去至親的身後事務:在親人離開后,妥善地處理其身後事,有計劃,有條理地處理每一件事,用積極應對來減少喪親背後的悲哀感、喪失感和無助感;

> 按時作息:晨起夕落,讓身心儲備好充足的能量迎接嶄新的每一天;

> 不刻意獨處:接受來自親朋好友的美好問候,投身一個有參與感的集體活動,甚至策劃一個有意義的旅行;

> 借助外力尋回久違的笑容:讀一本有助於走出悲傷的書籍,看一則充滿歡樂的綜藝節目,觀一部喜劇電影;

……

還有許多方法,如果你想到了,並願意付出行動,儘管去積極計劃和執行。

通過外界的刺激減少獨處和悲傷的機會,在積極情緒的協助下降低悲傷帶來的不良影響。

 

與悲傷共存

正確認識悲傷,感受悲傷; 練習如何在悲傷中獲取更多積極情緒,通過積極情緒減少悲傷所帶來的影響,是應對悲傷的一個方式。

但應對悲傷並不意味著要壓制它甚至消滅它。 悲傷不會消失,它可以在有效的應對方式下慢慢淡化,不影響人的正常生活。

適當的悲傷是溫存記憶的一種情緒表達,它會提醒逝去的摯愛一直在內心深處。

我們要做的是,正確認識悲傷,感受悲傷,應對悲傷,用積極的心態擁抱悲傷,與悲傷共存。 每一步路都是與摯愛過往的印跡,每一步路亦都是生命饋贈的財富,未來,我們會在應對悲傷的旅途遇到更堅強的自己。

不要獨自扭過頭去悲傷,而要跟它說:你好,悲傷,我們一起前行!

 

恰當的寄託方式是應對悲傷的一劑良藥。

Algordanza骨灰鑽石是21世紀初在瑞士研發和推行的一種綠色科技殯葬方式,它以骨灰鑽石葬的方式紀念逝去親人,是殯葬業的一個革新。第一次將紀念、愛、溫存和永恆用一顆美麗、獨一無二的鑽石來聯繫。

也許生命會消退,但愛一定不會。

骨灰鑽石已經幫助來自世界各地的許多逝去至親至愛的人們帶去了溫暖和撫慰,幫助他們一起應對悲傷。

更多關於應對悲傷的主題,歡迎關注和訂閱Algordanza博客